【读书笔记】《圣女的救济》东野圭吾(日)

“一般的凶手都是千方百计设法杀人,这一次的凶手却正好相反,她为了不杀人而倾注了全部精力。”

 

内海薰分析本案的作案动机时用了一个词——“由爱生恨”。在我看来这个已经被各类推理小说用烂了的梗,在这本小说里,又被大叔玩出了新花样。

前后一周的时间,读完了两本推理小说,刚巧都是伴随着男女间情感发展变化而发生的案件。另一本是詹姆斯·M·凯恩的《双重赔偿》,那一本我读的是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版本,在这里要再次感谢这个出版社在译文书出版领域作出的贡献,这份贡献不只限于信达雅的翻译,还要加上精彩的配套导读文章。《双重赔偿》的导读里有一段话:“尽管罗兰·巴特曾断言:任何结构都可以栖居。但我们要说,任何结构也都可以被轻易打破平衡。”

《圣女》这本书里的情节发展不正是如此吗?

故事开篇,丈夫向妻子提出离婚,一个家庭的平衡被打破。而当晚的餐桌旁“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微笑”,“他们所有人似乎都很清楚自己该摆出怎样的表情,才不会破坏这欢快祥和的气氛”。可想而知这是怎样一群小心翼翼维护着结构平衡、表面和谐的人,几乎可以用各怀鬼胎来形容。可惜,大家一力维护的结构,还是轻而易举的被男主人公的死打破了。随之而来的调查,就像是拔起一棵植物,连带着杂乱交错的根系和附着在表面的土壤。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模样,都是他过往经历和选择的累积。一段感情,一个结构能够平衡或被打破,也是同理。包括整个调查取证的过程,更是一路迅速打破旧平衡,建立新结构。

读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好奇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本小说的题目,《圣女的救济》,曾经一度被我记成“圣女的救赎”,可能因为我发自内心的认为绫音对丈夫实施的谋杀其实是对自己的救赎,毕竟是在她无知或装作无知的情况下发展出来的感情导致了好友的自杀。可如果说作为女主角的绫音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圣女的话,那么她是如何救济,又救济了谁呢。

或许我的想法有些偏激,但我宁愿把它理解为绫音牺牲了自己救赎了宏美。一个始终以传宗接代延续自己血脉为目的来选择配偶的男人,即使他口口声声说对交往对象有多么的爱,我也不敢相信,就像猪饲那番不论彼此之间多么相爱,在延续血脉这方面终究是外人的言论。这种择偶、交配、繁衍后代的思路虽然不能说是错误的,但人类之所以区别于牲畜草木,无非就是因为有“情”。所以对于男主人公的死,作为读者的我多多少少有些快意。而对于先后深陷其中与其纠缠的三位女性,只能报以深切的同情。

大叔的作品读多了,也就能稍微概括一下大叔的选角取向了。不管是唐泽雪穗、新海美冬,再到真柴绫音,她们的关键词总是美丽,优雅,睿智。她们都有一段或深或浅的悲剧经历,都无限忠实于自己的信念,哪怕是犯罪,也带着一种于毁灭中升华的美,难怪像草薙那样的人物也会心动。

不管怎么说,这样一部开篇便把凶手的真相交代给读者的推理小说,证明大叔又一次成功了。

 


 
评论
热度(10)
© 凭尔话温柔|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