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东吴帝国》司马路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东吴帝国《东吴帝国》读后感

前段时间在知乎看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少有从东吴视角来写三国的故事,回答里各种巧言妙语层出不穷,比如“写作难度太大了吧?周瑜,鲁肃,吕蒙死得太快,基本刚刚天下闻名就没了,属于一次性消耗品,好不容易来了个陆逊,mmp,孙权你怎么还活着呢!”

所以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文笔如何深度如何已然不是重点了,重点是,他是从东吴视角来写三国的故事。而从东吴视角来写三国,第一条就要纠正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给读者加工处理过的东吴群像,比如历史上其实并没有舌战群儒、巧借东风、三气周瑜等等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典故,就连能够找到事实基础的草船借箭,也不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干的,而是孙权。

怎么样,是不是很颠覆。

当然这里的重点不是要指责罗大师刻意贬低东吴众人来衬托诸葛亮的光辉形象,虽然他确实是这么干的。但我们要讲的是东吴帝国的故事,先把诸葛亮放一边。回到本书第一男主角身上。

首先,我想先就“三国”这三个政权领导人的个人性格做一点概括和比较,仅仅是一家之言的偏见,随便看看就好:

一、 曹操:自信,从里到外的自信,老子就是豪强。

二、 刘备:心里有底,表面上却装作不自信,我很弱。

三、 孙权:不自信装自信,其实心虚得很。

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多半来自于他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就连英雄也是时势所造。孙权的不自信也是如此。

对于一个男孩来说,最早帮助他塑造性格的外部因素,一定来自于他的父亲。孙权的父亲,孙坚,史书称“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三国演义赞他江东猛虎,人物性格可见一斑,可惜死得太早。接下来接替父亲对孙权产生影响的便是长兄如父的大哥孙策,陈寿说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三国演义赞他小霸王。老子英雄儿好汉,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孙权,却着实不能用“好汉”来形容。他完全不似父兄那般锐气难当、骁勇善战,舞刀弄剑不行,日常存在感不高,仿佛全家兄弟中的一个异类。这样的孩子能有自信吗。

到后来兄长遇刺身亡,十九岁的孙权慌忙之中接过一个强敌在外虎视眈眈、辖内叛变接二连三的江东政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没什么自己做主的份儿,就连这个江东之主的位置都是临时替兄长代管的,将来要交还给兄长的儿子。更何况还有大部分人都认为比他更适合接班的三弟在。这种环境历练出来的少年能自信吗。

不过,虽然他不自信,但不妨碍他寻找自信,树立自信。

于是孙权在日后的执政之路上过分积极的想要通过建功立业扩张领土来给自己增加自信,同时也提高自己的手下人心目中的威严。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建号帝国……诚然,他的功业可以说是远超父兄,他看起来十足的自信了,可我却觉得在他内心深处,依然隐藏着巨大的空虚。

这种空虚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称呼,从“至尊”到“大皇帝”,太中二了吧!还沉迷符谶,瞧瞧他的几个年号“黄龙”“嘉禾”“赤乌”“神凤”,都是一些强行解读的祥瑞,黄龙是有人号称在鄱阳看到了黄龙,嘉禾是什么县里的谷子在冬季长得特别茁壮,赤乌更是一群被夕阳染红的乌鸦……比如对待张昭,老夫子对孙权可以说是亦师亦父,可孙权就像一个叛逆期来的比较晚的孩子,一把年纪了还做出用泥巴糊住老夫子家门的可笑行为。比如亲小人、远贤臣,孙权亲近小人并非不知其为小人,而是有意让这些小人成为自己的飞鹰走狗,至于远贤臣,他可以说是我见过的最怕手下功高盖主的老板之一了。

这些细节也好、事件也好,不都反映出他内心的空虚和不自信吗。

当然,这不是要批评他,反而十足的认同曹操的那句“生子当如孙仲谋”,毕竟在三国时期儿子养得好的除了司马家,孙家也可以排在前三名了。相反的,看完这本书,我甚至有些心疼这位至尊。

父兄,弟弟,母亲,先后离他而去,在一定程度上他真的是一位孤家寡人。而帝王之路,又更是高处不胜寒。他走得越远、走得越高,就越觉得孤单,就越想要抓住更多的人和事以此来获取安全感,而当这些人和事偏偏又不是紧抓在手里就能真正获得的,于是他陷入了一个巨大的矛盾的冰冷的空虚之中。

其实我一直好奇,孙权到底有没有全心全意的信任过自己手下的任何一个人,大概是有的吧,想当初白鼯裘、金腰带,“主上执鞭,百司屈膝”,至今仍是一段君臣佳话啊。

本来只是想随便吐槽一下,没想到就刹不住车了。赶紧到此为止吧。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梦回吴郡,愿你们好梦如旧。

 

(以上均为个人看法,颇有偏见,欢迎指正,谢绝指责。)

 


 
评论(2)
热度(5)
© 凭尔话温柔|Powered by LOFTER